平凡的大阪女子
不平凡的一生
山崎豐子已經是相當有名的作家
這本書是她比較早期的作品,同時也是直木獎的得獎作品
(不過由於個人偏好的原因,我還是覺得直木獎的標準滿謎樣的,得獎紀錄看看就好)
篇幅不長,劇情進度推動快速
很快就可以讀完
故事的開頭就是身為主角的河島多加,坐在店中獨自面對繳不出貨款的窘境
她從經營米店的原生家庭嫁到經營二手和服店的河島屋,在公公逝世以後,由於丈夫吉三郎不善經營,又時常去外面的茶屋或曲藝場遊玩,花費劇增,多加一人也無法在生意上忙活得過來
加之吉三郎竟然還以融資的方式操作股票,欠了一堆債
在多加的勸說下,兩人決定將和服店的資產清算,用於還債,並且東山再起
目標經營的事業是吉三郎本身感興趣的曲藝場,這也是多加的主意
對曲藝充滿熱情的吉三郎,以他的人脈找到了願意為他助陣的演員
多加還以自己的商業頭腦,販賣小零食,更不惜躲在公廁中等待途經的落語演員,塞錢試圖挖角,也到澡堂去與潛在金主接觸
在郊外的曲藝場,就這樣慢慢做起來了
曲藝場的經營步上軌道,吉三郎也對經營漸漸失了興趣,晚上又開始流連在外面
最後死於小妾家中,死因是馬上風
多加於葬禮上,穿著全白的和服以表示不事二夫的意志
之後,便全心全意的投入在曲藝場的經營
不斷的拓點,買下位於市區的,本來遠大她們好幾倍的曲藝場
挖角隔壁曲藝場能幹的服務生們,帶來了其他地方的客人
親自到引發風潮的安來小調原生地,以遠低於大阪的價格,找尋安來小調的能手
於關東大地震時,帶著物資前往東京,並與當地的落語大師接觸,邀請他們到大阪演出
看準漫才的商機,親自挖掘人才並與經營落語的曲藝場做出分別,進軍東京
而後二戰開始,愈來愈多人被徵召上戰場,曲藝場的經營慢慢走下坡
大阪也難道戰火波及,曲藝場在空襲中幾乎全部燒光
多加也走到了自己的人生終點
當然書裡還有提到多加在喪夫後,仍然遇到的淡淡的情愫
不過好像不是重點,我也沒有特別觸動,因此就不多記了
這本書的主角是有原形人物的
書的封面上就寫著「改編自日本娛樂軍團吉本興業創辦者吉本勢的奮鬥故事」
這家公司真的是難得我有聽過,這是支持我借書的很大的因素
在書中一開始也看到了加島銀行,這個在日劇中由阿淺創辦的銀行(←也是真實人物改編的日劇)
頓時有了時空連動的感覺
上述總總原因,使我更覺得這本書並不是小說
而是一個人的傳記
當然她都說明是改編了,一定與現實有出入,不過因為不知道事實,這個描寫又實在太鮮明了,才會讓我有這樣的錯覺吧?
看書中我有一個相當訝異的點
裡面的「落語師」有著相當崇高的地位呢,好像相對於其他演藝活動來的高雅
(不過我稀薄的印象中,這好像也起源於庶民的說書的啊……)
在演藝場中備受尊崇
倒是跟我在昭和元錄看到的感受不太一樣(我還是大推這部動漫)
也許是一個刻畫的是已經有所出名的落語師,後者則是一個落語大師刻苦的養成過程吧
可能也跟時代有些關聯,前者在二戰之前,後者的時間限延續到二戰後,已經出現其他更新的娛樂活動了
總之看到同一件事物在不同的時空環境下的不同還是滿有趣的
來做個總結吧
這本書我實在很難把它拉出一個很明確的敘事主題
真要說的話,就是河島多加這位女性,在她過完波瀾壯闊的一生後,最後繁華落盡的過程
所以其實比較像觀看了一個人的一生
雖然書的封面寫上她是平凡的大阪女子
不過就說中她的行動決斷並非一般人所有,我覺得也並不是封面上說的那麼平凡XD
(可能所有創辦產業的人,總是有一些不一樣的特質?)
其實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平凡的
應該是幾乎找不到生命經驗完完全全相同的兩個人,即便在同個家庭的一對雙胞胎也不會有這樣的情形
對我來說看書之所以珍貴
就是可以在字裡行間,盡情地去體驗不同人的人生
一個人在生活中接觸的範圍有限,經由書籍可以看到不一樣的世界
在對待事物時,可以不被眼光所侷限
更能夠對於一切的風雨、挫折、異議,找到不一樣的詮釋
經由他人已經示範過的解決方法
平和的面對每一份挑戰
留言列表